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2日讯(通讯员 杨理军)“老乡,你家小额信贷什么时候发下来的?产生了多少收益?有什么意见建议?”“贷款去年发下来的,当时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靠着小额信贷发展槟榔芋产业,我们顺利脱了贫,生活越来越好!”7月20日,祁阳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八宝镇内下村贫困户李大姐家核实扶贫小额信贷受益情况。
扶贫小额信贷是祁阳县针对贫困户有项目缺资金量身打造的金融帮扶方式,帮助贫困户摆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而以恒心兴恒业。只要满足“四有两好一项目”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可申请贷款。县纪委监委全程做好监督服务,坚持“能贷尽贷”,用准用活信贷政策,让贫困户在一“输”一“造”中脱贫致富。
羊角塘镇金竹村贫困户王联文养羊10多年了,之前一直散养几头羊“小打小闹”,一直寻思着把规模做起来、效益提上去。扩大规模需要资金,没钱,致富梦只能藏在心底。直到2018年,联镇县领导、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廖道南走访中了解到他的想法后深表赞同,积极为他协调申请小额信贷,4万元贷款资金很快发放下来。王联文用这笔钱添置了8头高山黑羊母羊和10几只羊仔,在山上建庐搭棚,发展规模生态养羊。当年他家羊群就增加到了70多头,卖羊收入3万余元,全家4口一举脱贫。“手里有产业心里就踏实,生活有奔头,当初若没有那笔小额信贷,家里光景肯定不会变得这么好。”“羊倌”王联文一脸笑意。如今,他家羊群已经发展到300多头,每年获利10万余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崀井山村是省级贫困村,也是县纪委监委定点帮扶村。穷则思变,在扶贫工作队的精心指导下,大伙纷纷找到了自己的致富路子。25组贫困户付喜春将养殖森林土鸡作为脱贫致富的突破口。2018年,在工作队帮助下,付喜春顺利办理小额信贷5万元,用于发展森林土鸡养殖。工作队还提供技术指导、帮助解决销路。付喜春用心经营,养鸡规模迅速发展到2万多只,每年收入20万元以上,同时还吸收村里其他11名贫困户来基地工作。今年防疫期间,面对线下销路受阻,工作队及时引导付喜春开展线上销售,请来电商指导,现场直播带货。原生态直播展示下,直播间异常火爆,线上流量不断转为线下销量,原先滞销的4000多只出栏鸡不出20天即销售一空…….
“金融扶贫小额信贷是贫困户脱贫的活源之水,为困难群众发展产业送去了‘及时雨’。我们坚持做好贷前资质审核、贷中资金发放、贷后效果跟进的监督服务,及时纠正规范资金使用,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发挥小额信贷“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扶贫产业,让贫困户畅享产业发展红利,实现增收致富。”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今年6月底,该县共发放小额贷款21055笔、总金额5.47亿元,有力推动了当地胡萝卜、槟榔芋、高山黑羊、森林土鸡等特色种养产业发展。有了小额信贷的“精准滴灌”,大伙的产业致富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稳健,“活血”“造血”间,一同迈向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责编:周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市委书记蒋良铁专题
市委副书记、市长向子顺专题
祁阳“两违”建筑及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专栏
改革潮涌 三湘竞发——聚焦2025湖南省两会
字在浯溪 祁阳有戏
祁阳市“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下载APP
分享到